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文化教育 > 正文
保持警觉,别让玩具酿成悲剧
更新时间2020-07-12 16:23:45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玩具多了,什么样的功能都有。可功能再多,再好玩再益智,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成了“凶器”,这样的玩具还有几个家长敢买?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三岁男孩浩浩半个月来老喊“肚子疼”,一开始父母还以为消化不良,没有太在意。后来一家人看电视,新闻讲到了一种儿童玩具磁力珠的危害,爸爸想起之前曾给孩子买过一盒作为礼物。于是一家人急急送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孩子肠胃破损严重, 手术从孩子身体里取出32颗珠子,这些珠子是分次被孩子误食进入身体的。医生说如果继续延误送医时间,后果将不堪设想。
像浩浩这样误食磁力珠的孩子,今年以来,仅在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外科就有17例,基本上都造成了消化道穿孔,进而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危重症。相比于去年一整年收治的14例,今年暴增的数据实在令人担忧。
这款名为磁力珠的“网红“玩具,每颗珠子黄豆般大小,非常好玩,在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手中,可以随意拼凑出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这种玩具色彩鲜艳,可玩性高,故而深受儿童的喜爱,更因标榜能开发智力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
可是,危险常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大人们正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而开心时,忽略了这种小豆球其实“暗藏杀机”。这种玩具的魅力在于它的高磁性,其危险之处也在于此。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被儿童当作糖豆或是巧克力豆误食。一旦被误食进入人体后,它们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在一起,导致胃肠道穿孔或阻塞,需要通过多次手术才能清除,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近年来,“儿童误服磁力珠”“磁力珠塞入体内”等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让人看后揪心不已。但一些家长还未意识到这类玩具的危险性。玩具对于孩子,就像伙伴一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些家长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就会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好的玩具,在孩子的成长历程是孩子的亲密朋友。玩具要能吸引孩子,玩具要能开发智力,玩具还要安全可靠,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玩具才算得上是好玩具,这样的玩具才是安全可靠的好伙伴。
低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口欲期”,拿到什么东西都要往嘴巴里试一试、尝一尝,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误服或是呛入呼吸道,酿成悲剧。所以,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玩具是安全的,不仅要时时讲,更要日日教。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家长坚决不能乱买。想要通过玩具让孩子益智,家长先得有脑子,否则,好玩的玩具不好玩,益智的玩具不益智。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才能让玩具不至于酿成悲剧。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