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文化教育 > 正文
高考状元无缘清北争议背后:“唯分数论”还是主流
更新时间2020-07-30 17:48:01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因为上不了清华北大,江苏文科类高考第一名白某某俨然成了最受大家关注的省状元。白某某在今年高考中拿到了430分(满分480),但其选修科目历史等级成绩仅为B+,不满足清华北大甚至很多名校对选修科目的等级要求。

状元上不了心仪的学校,舆论也为姑娘感到可惜,有人呼吁应该破格录取。白某某表示,虽有遗憾,但仍接受这一结果。

这种遗憾,源自江苏省独特的高考模式,其基本设计为“语数外统考+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只给出等级。

所以,白某某高考状元的称谓,并不准确。江苏省的高考成绩,本就是语数外分数+等级测试成绩,不能分割。该高考方案已在江苏省实行了多年,像白某某这样“高分低等”的例子出现过多次。高分学生无缘名校,也曾屡次引发质疑。

在质疑之外,我们也能看到高考改革的复杂性。

应试思维在社会上仍然是主流。尽管时有呼吁,不能一考定终身,不能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依据。但大家看重的、计较的,依然是分数。认为高分天然就应该和名校挂钩,认为语数外统考成绩天然就比等级测试成绩更加重要,认为高分考生就应该获得某种“破格”特权,归根结底,还是分数崇拜。

有人说,为什么学霸要被一门历史“耽误”了?这是因为,高考科目的选择性,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上的刚性限制,还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所以,在考试设计上规定考生必须考某门,高校在录取时规定某门科目必须拿到某一个成绩,是合理做法。

从明年起,江苏省就将改变高考模式。选择性考试科目将增加到“6选3”,所有科目均计入高考分数。

高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高考改革,既要创新,也要继承。不管怎么改,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坚持高考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的基本定位,坚守教育公平,尊重教育规律。

高考在改,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也该改改了。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