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文化教育 > 正文
来剧场,拥抱重逢的欣喜(新语)
更新时间2020-08-18 21:16:28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再度热闹起来的线下文化生活,照见着人们的勇气和信心,更成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的标志。

上周六晚,话剧《豆汁》主创人员和观众的一张合影,定格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重启后的首场线下演出。演员们在舞台上比出大拇指,台下观众打开手机上的手电,星芒般的光亮映照着人们喜悦的笑容。“终于再一次走进剧场,拿起场刊,看到大幕拉开”,一位观众这样留言。

重启线下演出后,越来越多的剧场热闹起来。6月,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在南京保利大剧院登台,原定两场的演出应观众要求变成了3场;7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青岛大剧院复工后的首部剧目,线上开票5小时后销售近八成……在暌违已久的剧场,人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

剧场对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位导演曾说,剧场的绝对魅力,就在于它的现场性。生活中总需要添加一份恰到好处的仪式感,而剧场便是理想的载体。

“阔别许久,还记得剧场敲响钟声时的肃穆,还记得大幕拉开时的期待,还记得鞠躬谢幕时的感动,还记得很多舞台上的台词、身影、面孔。”——这是戏剧从业者的念念不忘。

“我真的太久没有闻到剧院里独有的气息,想要去见证剧院重启,去聆听熟悉的开场,去感受志同道合的共情”——这是普通观众的期待。

当开场铃响过3次、灯光渐渐变暗、大幕徐徐拉开,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到舞台这个共同的氛围和空间里,融入“观看”这一共同的活动及情感中。在剧场里,“看”与“被看”的互动凝聚起集体的情感体验,人们获得“在场感”、体会“群聚感”、享受“仪式感”。在那些笑声、泪水、思索和慨叹中,原本没有交集的个体形成精神上的沟通和对彼此的认同,从而升发出内心的共鸣。

线下演出重启,剧场灯光再亮,演出行业开启复工之路,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精神寄托的需求也得以更好释放。不仅是剧场,从全国电影院分区分级恢复营业,到体育赛事开始面向公众售票,再到跨省(区、市)团队旅游陆续恢复……再度热闹起来的线下文化生活,照见着人们的勇气和信心,更成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的标志。

若有时间,不妨到剧场来,收获故事、感动和美,献上掌声、鲜花和爱,拥抱这份久别重逢的欣喜。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18日 13 版)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