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文旅驿站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托养有保障 日子更亮堂
更新时间2020-07-11 16:48:04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在河南省鄢陵县怡康苑的小广场上,54岁的护理员刘爱春又唱起她拿手的豫剧《朝阳沟》。台下,十几个坐轮椅的“戏迷”听得津津有味。

  怡康苑是鄢陵县的一家养老机构,也是全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的首批试点之一。要说特别,就是住在这儿的248位“戏迷”,他们都是贫困重度残疾人。

  小康路上如何不落一人?鄢陵县瞄准这些特困群体,政府、市场两手发力,织牢兜底扶贫保障网。

  托养一个人,脱贫一家人

  48岁的韩保兴是彭店镇王铁村人,患强直性脊柱炎已有20多年。家里还有80多岁的母亲,母子二人一直跟随韩保兴的大姐韩兰英生活。“大姐今年也60岁了,照顾了我20多年,真对不住她呀!”韩保兴说。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这是不少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

  “兜底扶贫不是政策一‘兜’了之,要创新模式,实现托养一个人,解脱一群人,脱贫一家人。”鄢陵县委书记尹二军说,县里精准摸底,针对分散供养特困户、重度残疾人等无产可扶、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人员,探索集中供养、医疗托养等新模式。整合资金,统筹特困供养金、低保金等政策性资金,为“托养一个人”注入源头活水。

  谁来办托养?县中心医院成立怡康苑养老服务公司。

  去年7月,在村干部联系下,韩保兴入住怡康苑的医疗托养中心。生活上有了专业护理,更让他舒心的是,大姐一家担子轻了。

  周到护理,精准服务,带来生活新希望

  走进医疗托养中心的康复治疗室,十几位老人正跟着医生做健身操。一套操做完,大家各就各位,在一个个专业器械上康复训练。

  “趁保,今天感觉咋样?”康复治疗师陈韶博问道。

  “好!”在四肢联动仪上,一位50多岁的男子缓缓举起右手,竖起了大拇指。

  陈大夫介绍,李趁保是马坊镇半截岗村贫困户,10多年前一场脑溢血让他落下毛病,右侧身体动弹不了。

  去年5月,李趁保入住怡康苑。医生为他制定了专门的康复方案,护士查房勤,护理周到,他生活规律,重新燃起了希望。陈韶博介绍,趁保的肌力、平衡性恢复很快。

  “发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吃不走”,为照料好这个特困群体,怡康苑有一套专业服务标准。怡康苑养老服务公司董事长苏俊生说:“我们和科研单位一起探索,定出五级介护分级标准和护理标准,努力精准服务、专业服务到每一个人,让大家开心来、安心住。”

  政策实打实,贫困户就业添门路,如期脱贫稳稳的

  怡康苑不仅解放了贫困家庭劳动力,还为贫困户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刘爱春就是受益者。去年6月,她和老伴一起入住怡康苑。经过培训,刘爱春当起护理员,负责照看一个房间里包括老伴在内的5位老人,主要是送饭、吃药等日常照护。

  刘爱春家住马坊镇北姚家村,8年前老伴杜胜利得了场大病,半侧身子瘫痪,让全家一下作难了。

  来到怡康苑,刘爱春一下轻省起来。在专业治疗下,老伴的身体渐渐好转。

  更让刘爱春高兴的是,由于政策兜底,老伴治病不花钱,“俺一个月还能拿3000多元。现在啥都不愁了,脱贫还不是稳稳的!”

  政策推动,13位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属在怡康苑当上护理员。另外,这里的保洁、厨师等岗位也优先聘用贫困家庭劳动力。苏俊生说:“我们努力做好医养结合大文章,打造‘平价养老院’,让百姓负担得起,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