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文旅驿站 > 正文
在永庆坊,来一场与“铅与火”的邂逅
更新时间2020-07-13 16:50:09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新华社广州7月12日电(记者胡拿云 陆浩)广州永庆坊内,李小龙故居旁的“字活”活字印刷体验店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走进店内,7000个铅活字依次排列,摆满了整面墙;各类与活字相关的文创产品彰显出古老汉字的全新活力。拣字、排版、上墨、拓印…游客们在纸香墨香中,细细体味字里行间的温度。

赖朝阳是这家活字印刷体验店的老板。从大学学习印刷专业开始,他已经从事印刷行业20余年。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经历了从泥活字、木活字到铅活字的发展,到了80年代由于平版印刷的兴起,铅活字印刷技术逐渐被淘汰,掌握铅活字印刷工艺的人也逐年减少。

2010年,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这一年,赖朝阳下定决心要保护和传承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铅活字印刷工艺。

一道完整的铅活字印刷工艺需要先选择好铅字,用蘸好墨汁的刷子在铅字上反复涂刷,然后将宣纸覆在其上,再用另一把刷子在纸面上轻轻扫动,直到纸背慢慢显露出墨迹。宣纸揭起,一张书写工整的作品便夹杂着淡淡墨香呈现在人们面前。

“现在懂得铅活字印刷工艺的大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能口头跟我们讲,他们一边指导,我们一边操作,往往全部学习下来需要三年时间。”赖朝阳说。

铅活字印刷工艺的难点在于铅字的制造和行文的排版,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才能掌握。在赖朝阳的工作室中,掌握铅活字印刷工艺的仅有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愿意了解和学习这门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2018年,赖朝阳将活字印刷体验馆的地址选在经历过旧城改造的永庆坊。“永庆坊的气质跟我们想要做的东西相符合,我们做铅字也是希望通过现代的表现方法,让年轻人重新去认识和感受传统里有意义的东西。”赖朝阳说。

“字活”印刷体验馆除了展示活字文创产品和提供铅活字定制服务,还开设教育性的课程。在体验店教室里,小朋友们正认真聆听老师讲解活字印刷历史,和父母一起用活字排版古诗词,做线装书。小朋友们在与父母增进亲情的同时,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在这个习惯手机打字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一粒粒铅字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近距离体验千年的文明。赖朝阳希望铅字能成为一种有温度的介质,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字印刷。“我不想让这门技艺像冰块一样慢慢化掉,我更希望这门技术能像水一样慢慢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也是我当初开办这家体验馆的初衷。”

如今,永庆坊从一片破旧的居民小区摇身变成都市新生活圈,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赖朝阳的铅活字印刷体验店也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对于赖朝阳而言,活字印刷的传承不仅仅是成立一家体验店而已。赖朝阳还在研究和推广活字印刷课程体系,希望在未来与更多的高校和社会团体合作。“如同店名‘字活’一样,我希望活字印刷也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赖朝阳说。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