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热点舆情 > 正文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让“锈带”成为“秀带”
更新时间2020-07-07 10:29:39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生态环境的成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的重要指标

  

  “你问什么是小康生活?这就是我理想的小康生活!”家在景中住,江苏省南通市临江小区的居民卞玉如热情地招呼记者参观自家“江景房”。从阳台向外看,长江岸线之美尽收眼底:南边正对着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郁郁葱葱的绿色进入视线;朝西边看是奔涌不息的长江,一艘货轮刚好经过;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夹着梅雨季节独有的湿润感扑面而来。

  然而曾有一段时间,长江岸边的生态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临江临海的南通,港口是发展引擎,造船、化工等产业沿江聚集,奠定了经济强市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沿江地区一度出现了资源多头分割管理、质态不优,港口产业单一、效能偏低,散货码头设施老旧、生产工艺落后、能耗污染大等严峻问题,港城结合地带成为脏乱差的集中区域。“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令当地百姓较为不满。在长江边上生活了74年的卞大爷回忆,“虽然距离很近,但长江是看不见的,更别提感受它的美了。只有下大雨时江水倒灌,将门口的低洼地淹没,才能体会到我们住在长江边上”。

  怎样回应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发展与保护之间怎样平衡?绿色发展理念无疑是解开这两个问题的根本遵循。在4年前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的重要指示,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为长江经济带跳出传统发展路径、破解生态环境保护困局锚定了航向。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凝结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成为沿江省区市的发展共识。

  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难免先要经历一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承受经济上的阵痛。2017年初,南通全面启动实施滨江地区生态修复保护工程,以南通港的整体搬迁、提档升级为突破口,引导沿江数百家“散乱污”企业有序退出、腾笼换鸟。虽然从经济上说淘汰许多产业极为“不舍得”,但对长江保护和城市生态提升而言,这些牺牲却“很值得”。3年来,沿江片区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修复腾出沿江岸线5.5公里,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如今,南通群众在家门口的滨江公园溜达散步,细雨绵密、江风微润,绿道成荫、白鹭翩跹,过去满目疮痍的“锈带”已变成清新亮丽的“秀带”。住在江岸的百姓说,现在有一种“长江是我们的”的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全面小康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成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的重要指标。就长江沿江城市而言,无论生态修复还是减污治污,都还需要继续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应有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上的战略定力,应有补齐生态短板实现全面小康、向群众回馈生态红利的职责担当。

  (作者为本报江苏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6日 05 版)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