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热点舆情 > 正文
“国家的孩子”扎根草原60年 见证绿色家园的变与不变
更新时间2020-08-04 17:27:56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7月下旬以来,几场雨水结束了呼伦贝尔持续了一夏的旱情。牧民其日麦拉图家的14000亩草场,恢复了水草丰美的景象,成群的牛羊散落其间,草原上的绿色美景绵延不绝。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家的几头牛在草场上吃草。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介绍自家牲畜牧养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其日麦拉图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的牧民,这个皮肤黝黑的蒙古族汉子和当地其他牧民别无二致,但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国家的孩子”。

   1959年末,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接到内蒙古大草原,由牧区牧民抚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其日麦拉图就是其中之一。

   1961年初夏,其日麦拉图在养父的牛车上颠簸了一天,从海拉尔市幼儿园来到了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从此在草原扎下了根。海拉图嘎查地处中俄边境,是一个传统的纯牧业地区。草原是牧民世代生息的家园,骑马放牧是草原牧民的必备技能。刚满4岁,其日麦拉图就被父亲扶上马背,初中毕业后接过父亲的套马杆,成了真正的牧民。

   8月2日,其日麦拉图在自家草场查看骆驼的喂养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山水草木都有灵魂,要爱护自然,要爱护长生天赋予我们的一切。”父亲从小给予的教诲,其日麦拉图一直铭记在心,并且付诸行动。

   1987年,其日麦拉图加入党组织,1995年起连续八年担任海拉图嘎査书记。八年间,其日麦拉图为守护草原不被风沙侵蚀,带领嘎查牧民在中俄边境线上种下一片杨树林,为草原拉起一道防风固沙的有力防线。如今,那里已长成一片繁盛的林地,也成了广袤草原上一处美丽的风景。

   在其日麦拉图眼里,60年来,哺育自己的这片草原一如从前丰美,但牧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为其日麦拉图家的部分牛和马。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不同于父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其日麦拉图一家在自家草场上建起了三室二厅的砖瓦房,骑马放牧早已变成了“开车放牧”,家里还利用当地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购买了拖拉机、捆草机等,实现机械化生产。

   传统畜牧业有了现代化设施的加持,发展也开启了加速度 。如今,其日麦拉图家五畜齐全,有100多头牛、1000多只羊,还有上百匹马和骆驼,但花在这些牲畜上的时间并不需要太多。一拉电闸,井下的水就自动注入了棚圈的水槽,14000亩的草场,儿媳开着越野车去查看。

   其日麦拉图和家人在一起。新华网记者 焦鹏摄

   花甲之年,含饴弄孙是其日麦拉图夫妻俩最大的乐趣,和父辈一样,其日麦拉图也常常教导孙子、孙女,“要爱护自然,要爱护长生天赋予我们的一切。”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