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华声慈善 > 正文
贵州织金:“扶贫水”里的东西扶贫协作
更新时间2020-07-19 17:40:03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新华社贵阳7月18日电(记者周颖、骆飞)“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还可以,开销比外出打工少很多。每月还能攒下一笔钱。”戴着工装帽、穿着一套白色工服,24岁的毕节市织金县中寨镇水头村村民杨文平对记者说。

织金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南部,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由于当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工程性缺水比较严重,不少乡镇守着河流却“喊渴”,制约农村生产生活。过去,中寨镇水头村的村民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

产业扶贫是推动当地脱贫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织金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积极帮助引进企业,对接市场,将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中。

如今已脱贫的杨文平所在的水头村,海拔约2000米,周围青山环绕,有大型岩溶瀑布,冷矿泉水资源丰富。依托于此,2018年,在广州市花都区扶贫工作队帮助下,当地政府引进东莞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贵高源有机食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织金县高原泉水务有限公司,开发“水的童话世界”项目。

“织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我们在这里开发矿泉水项目。”织金县高原泉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曼梨说。

记者看到,在层层青山中,一座现代化的天然饮用水加工工厂矗立其中。许曼梨说,企业一期投入8000万元用于开发年产5000万瓶瓶装水和300万袋袋装水。每年有40万元保底分红资金分到当地贫困户手中。

“我们本地企业不多。以前,年轻人要么去沿海城市打工,要么去县上挖煤,但风险比较大。”杨文平说,如今村里引进了企业,一家人都有务工收入。自己一个月能挣3500元,年底还有分红。在家门口就业,能照顾家人,比外出务工强太多。

许曼梨介绍说,在建设阶段,公司就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吸纳村民就业。仅建设期,企业就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务工增收超过500万元。此外,企业每销售一瓶水提取0.05元,每销售一袋水提取0.2元作为扶贫基金。今年生产线已经投产,按照年产10万吨计算,每年捐赠扶贫基金的金额将超过300万元。

今年6月,企业的“扶贫水”已正式投产上市,广州多家机构以消费扶贫方式助推“扶贫水”走向市场。

“扶贫水”产业项目只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仅2019年,广州新增引进28家企业到毕节投资兴业,实际投资额达到17.98亿元,带动21.86万贫困人口增收。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