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华声慈善 > 正文
四口人 四个村里同扶贫
更新时间2020-07-22 16:45:18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7月盛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马泥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魏杰站在宿舍门口,望着雾蒙蒙的大山,心事重重。马泥村山大沟深,雨季一来,悬在半山腰的村级公路随时会因塌方中断。

最揪心的,还是村里五保户凡子富,一天前他跑回山上老屋了。“凡老汉不会反悔又搬回去住了吧?这要下场大雨,房子垮塌咋得了?”魏杰不敢想,径直上了山。

见面一问,原来凡子富回山只是暂时去干点农活,魏杰松了一口气。

今年67岁的凡子富是村里五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凡子富家老屋年久失修,一到刮风下雨,镇村干部都为他担忧。3年前,27岁的魏杰被汉滨区应急管理局派往马泥村驻村,凡子富成了他帮扶的贫困户。

马泥村党支部书记朱斌回忆,“为了让凡老汉搬家,这个年轻娃操碎了心。讲政策,说利弊,上山下山,风里来雨里去,不知跑了多少趟。”可凡子富却不为所动,“不搬,我自由惯了,到敬老院还得受人管。”

安康市汉滨区地处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唯一一个贫困人口超10万人的县区,周围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魏杰一家五口人,分布在安康市4个偏远山村,妻子曹冰清带着一岁11个月大的儿子,在平利县三阳镇湖河村小学任教。父亲和母亲都是汉滨区的乡镇干部,各自在汉滨区双湾村和椒沟村驻村扶贫。如果以汉滨城区为中心,父母在往北3小时车程的位置,妻子和儿子在向南2小时车程的位置,魏杰则在往西1小时50分钟车程的位置。

父亲魏红兵所在的中原镇双湾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87人,经过努力,村里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母亲王玉芳在叶坪镇椒沟村,村里成立了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首批进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元……父母的成绩就是对儿子、儿媳的鞭策。“爸妈都在努力,我们也不能落后。”魏杰说。

平时见面少,视频是一家人主要的沟通方式。怎么做通凡子富的工作呢?陷入迷茫的魏杰打开了群视频,向父母求助。

“对待群众要有耐心,多沟通。群众最担心搬走后的种地、养鸡等生计问题,帮他们解决这些才是关键。”父亲魏红兵支了一招。

有了突破口,魏杰帮着凡老汉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也终于答应搬到山下集中安置点。

远在邻县平利当乡村教师的曹冰清,在工作之余承担了5名贫困学生教育扶贫任务,对5个孩子的功课、住宿、生活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过程中,碰到问题也常在视频中向公公、婆婆求助。看着儿子、儿媳越来越有帮扶经验,老两口也很是欣慰。

最难的时候是什么?面对采访,曹冰清咬咬嘴唇说:“儿子生病那会儿。”

2019年夏季一天半夜,在平利的儿子患手足口病,曹冰清自己抱着娃,手足无措,孩子哭,大人也哭,打电话求助远在马泥村的魏杰。“我当时没办法,不知道给谁说,父母都在村上,我只有给四叔打电话,要他去平利帮接一下……”说完这些,魏杰眼睛湿润了。

“一家人都在扶贫岗位上,聚少离多,但只要心在一起,苦点、远点都不怕。看到贫困户一家一家都脱贫了,我们一家也都跟着高兴。”曹冰清对记者说。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