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华声慈善 > 正文
闽宁携手,葡萄产业链环环相扣
更新时间2020-08-03 16:48:52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从20多年前种下一棵苗,到如今延伸出一条链,葡萄产业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改变了西海固许许多多贫困家庭的命运。

  贺兰山东麓,我国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是宁夏呈现给世人的“紫色名片”。一路倾听依托葡萄产业逐梦小康的故事,虽然情节不一,但大家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背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立支点,保安居乐业

  车行葡萄园,一眼竟望不到边。500亩见方的地块,一片挨着一片,齐齐向远方延伸而去。

  这里是陈德启经营的葡萄园。这名祖籍福建晋江市的企业家,已在宁夏银川闽宁镇扎根13年。如今,戈壁滩黄土覆绿,酒庄里美酒飘香。

  葡萄园往南,便是闽宁镇。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闽宁合作由此起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牵头负责对口帮扶宁夏工作。1997年,一项根本性工程“移民吊庄”启动,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这里。闽宁协作,在戈壁滩上建成移民村镇,陆续接纳4万多西海固移民,树立起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乡亲们搬出来后,要稳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安居之后,如何乐业?

  闽宁镇原隆村村民杨成,走进了陈德启的葡萄园。他来自隆德县杨沟乡,在山窝窝里住了半辈子。家里7亩多旱地,种的是土豆、小麦,整天为水发愁。2012年搬到闽宁镇之后,陈德启的公司来新村招人,搬迁前接受过电工培训的杨成,第一个报了名。

  葡萄园里,杨成一家有了新工作,小家的发展有了新支点。杨成当电工,妻子做保洁,儿子也在公司开起了挖掘机。一个月下来,全家收入过万元。

  闽宁协作一起步,便谋划产业带动的“先手棋”,葡萄产业就是重要一环。

  贺兰山东麓,北纬38.5度,这里拥有酿酒葡萄生长所需的好条件:降雨少,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砂土富含矿物质,通透性好。

  陈德启一到当地,就装上一捧土,请人送去法国化验,“果然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葡萄佳酿,七分靠种,三分靠酿。这个爱拼敢赢的晋江人马上拍板,一口气流转10万亩荒地,立志酿出最好的葡萄酒。如今,他酿的葡萄酒几乎年年拿下国际大奖,美酒海内外飘香。

  截至2019年底,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葡萄产业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个。

  当红娘,助市场开拓

  沿贺兰山东麓一直往南,行至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圈塘村,遇上从葡萄地里出来的徐凤琴。47岁的她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种葡萄摘掉了贫困帽。去年,她家7亩葡萄地收入近两万元。

  一笔笔算账,有欣喜,也有隐忧。赶上酒不好卖的时候,收葡萄的酒庄资金回笼慢,连带影响种植户。

  红寺堡区的酿酒葡萄,种了10.6万亩,每年可产成品酒800万瓶。可产区毕竟年轻,品牌认可仍需时日。各大酒庄积压的原酒,一度曾有1.5万吨。

  宁夏有所需,福建有所应。福建来的挂职干部,当起了市场“红娘”。

  对口帮扶红寺堡区的是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来自德化的挂职干部牵线搭桥,让红寺堡的葡萄酒走上德化人的餐桌。

  红寺堡区汇达酒庄业主豆孝明,就把宁夏之外的首个销售门店放在了德化,此后又向福建其他地区辐射,“前不久刚跑了一趟福建,那里是我们最大的外地市场,去年一年就卖了500万元。”

  在红寺堡区挂职区委常委、副区长的德化干部赖有为,有机会就带着家乡客商逛酒庄、荐酒带货。今年5月,赖有为走进网络直播间,推广起红寺堡的农特产品。一场跨越山海的“直播带货”,销售金额近30万元,卖得最多的就是葡萄酒。

  红寺堡区罗山酒庄副总经理王玲说,酒庄的销售团队每年有1/3时间待在福建,门店一家家拓展,两地之间的关系也愈发亲密。“我们就盼着挂职干部多来,既能销售‘引流’,更能启发观念。”

  谋长远,促深度融合

  葡萄产业链,一环扣一环。下游销售顺畅,农户才能种得安心。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成长的烦恼”,可以说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代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多年,来自福建晋江的企业家朱文章却有自己的思考。晋江市民营企业家多,消费能力强,经朱文章“做媒”荐酒,他们常被酒的品质所吸引。可仅仅代理销售还不够,能不能来个供需两端深度融合?

  “共享酒庄”的模式由此而生。朱文章找到宁夏农垦集团旗下的西夏王酒业公司,一期拿出6000亩优质葡萄地,邀晋江企业家分块认领,每年定向供酒。买家有了自己的酒庄,源头可溯,品质可控;种植户不用为销售发愁,精耕细作,量稳价高。“第一批3000亩优质葡萄地,已有50多家企业认领。”朱文章信心满满。

  红寺堡区也在谋划长远之计。依托闽宁协作资金支持,当地政府统筹盘下闲置酒厂,收购酒庄积压的原酒,统一打品牌、闯市场。今年3月,红丰农业开发公司注册成立,总经理王青山说:“集中一个拳头往外打,打出红寺堡葡萄酒的知名度。”

  闽宁同心,砾石变金。葡萄产业里的闽宁协作,正迈入升级版。山海交融的梦想必将更加绚烂。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