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健康中国 > 正文
伏天,别把中风当中暑
更新时间2020-07-25 16:36:44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头伏当日,63岁孙大爷出门办事突然晕倒,邻居以为老人中暑了,送到医院才知道是“热中风”。很多人觉得秋冬时节容易发生中风,怎么现在三伏盛暑也容易中风呢?

秋冬时节,室外冷、室内热,温差大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使血管收缩和舒张紊乱,血小板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导致中风发生。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温度大于32℃时,人体体温调节主要靠汗液蒸发散热,因此每天要排出大量汗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就容易因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而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而且,在临床中,不少中风患者误把中风当中暑,耽误了治疗时机。其实,中暑与中风的症状很好区分。中暑往往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常见表现有发烧、脉搏加速、意识丧失等,但不会有肢体乏力、偏瘫等表现。中风患者常常会出现意识丧失、头痛加剧、手麻、眼前发黑,同时伴有语言不清、肢体偏瘫等症状,并不特定在高温环境下出现,且多发生在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身上。对于脑中风患者,发生后的3小时是救治“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因此,一旦发现有人符合上述特征,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日常做好以下几点,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热中风发生。

重视基础病防治,规律用药。夏季血管扩张,血压会稍低一些,有些高血压患者就会松懈,随意调整药物,这有可能增加中风风险。

每天至少补充1000毫升水分。夏季出汗多,及时补充水分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建议中老年人在早晚各喝一小杯水,帮助稀释血液,保持小便清亮、大便通畅。

多吃蔬果。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含量丰富。鲜枣、芥蓝、豌豆苗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软化血管、改善动脉硬化有帮助。豆类、菇类富含B族维生素,有助于修复神经,防治中风。

空调温度在27℃~28℃为宜。长期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会使血管收缩,增加中风风险。因此,老人不要直吹空调,要注意室内温度,定时开窗通风。

适量运动。避免高温时到户外活动,可择时择地做强度较低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注意劳逸结合。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