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魅力旅游 > 正文
旅游也要知敬畏
更新时间2020-07-20 17:51:25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近年来,旅游资源遭人为破坏的新闻屡见报端。就在不久前,一名“网红”博主带着外国人闯进陕西靖边龙洲丹霞地貌景区的禁入区域,并在丹霞地貌上随意行走,视频一经曝光,引发网友批评。时间再往前推,2019年,多名大学师生在游学过程中,非法拓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朝齐梁时期帝王陵墓石刻群;2018年,同样是丹霞地貌,4名游客肆意踩踏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岩体,并发视频炫耀,引发众怒。

  这些旅游中的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有些是无心之过,有些是有意为之。有人不顾景区禁令,为了吸引流量、夺人眼球,肆意闯入禁游区;有人则因为无知和缺乏对法律的了解,无意破坏了环境秩序。去年就曾有明星在意大利旅游时,坐在了禁坐的西班牙台阶上。然而,不论是主观上有意还是无意,其犯下的错误都对环境和文物造成了破坏,有的甚至永难修复。

  不论是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自然风光,还是长城、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圣地,都是人类极其珍贵的遗产。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这些原本藏迹于深山远郊的遗产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成为大家触手可及的旅游资源。然而,距离的拉近并不代表人类可以丢失敬畏之心。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巧夺天工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物质载体,二者都应当被尊重、被保护。

  正因如此,出门旅游时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在旅途中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可恣意妄为。这些年频频发生的“野游”被困、受伤事件,亦是缺乏敬畏心的体现。到未经开发、禁止入内的区域去探险尝鲜,本质上都源于对大自然缺乏敬畏,源于对景区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漠视。

  旅游知敬畏,不只针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珍惜,也包含对旅游目的地的宗教礼仪、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尊重与理解。旅游不单单是休闲娱乐、吃喝玩乐,去往异国他乡更要学会尊重他国礼仪与社会习俗。

  随着跨省(区、市)团队旅游的逐渐恢复,暑季即将迎来新一波的旅游高峰。许多游客欢欣鼓舞,筹划起期待已久的旅行。在尽享假期的同时,笔者也想提醒大家,旅游过程中,还得多注意文明礼仪,多了解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与法律法规。不论是自由行还是团队游,旅游要知敬畏,对旅游资源要有保护意识。怀揣敬畏之心,才能在旅游行为上约束自己,做一个文明的观光者。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