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魅力旅游 > 正文
圆明园大水法年底实现“掌上观展”
更新时间2020-07-23 17:19:22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远瀛观、大水法是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游客不能近距离观看。到今年底,游客就可以在网上游览了,同样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圆明园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开展全面记录。

  圆明园西洋楼内的远瀛观是乾隆时期一组欧式宫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良;大水法紧靠远瀛观高台之南,是以石龛式为背景的一组喷泉,前下方的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十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犹如山洪暴发、震耳欲聋。不幸的是,这两组建筑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此后经过多次劫难,目前仅存残垣断壁。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负责人陈辉表示,文物也有生命周期,尤其裸露在户外的石刻文物,经常遭受风吹雨淋、暴晒,很容易风化受损。

  为了给远瀛观、大水法两处遗址留下历史影像,记录历史痕迹,从而更好地展示和研究,圆明园管理处首次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通过数字技术让远瀛观、大水法“活”起来,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目前正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工程师尚劲宇说,通过此次对圆明园远瀛观、大水法的全景拍摄和三维数据重建,最终形成虚拟三维影像。“由于不能使用无人机拍摄,数据采集工作全部在地面上完成,因此采集时间由两天延长至两周。不过,这也提升了数据精细化程度,使最终呈现出的三维影像更逼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 圆明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今年底,观众就可通过手机或电脑“掌上观展”。

  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对修复文物、库藏文物、回归文物数字化扫描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其成果进入圆明园文物数据库和纹样库。目前,圆明园官方微信推出线上展览,展出的瓷器、玉器、铜器以及石刻等118件数字化文物即是该项工作的成果。在特殊时期,持续为公众提供足不出户的文物“云观赏”体验。下一步,圆明园还将建立高水平的文物修复医院,持续推进文物修复工作。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