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资讯动态 > 正文
“龙象共舞”需两国民意相向而行
更新时间2020-07-11 16:41:05      人民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自6月15日中印边防部队在两国边境地区加勒万河谷发生肢体冲突以来,两国民意对立升级。当前形势下,需要为缓和局势与妥处问题创造良好氛围。理性地看,中印友好合作有着坚实基础,两国民意相向而行有着历史根基和现实机遇。

  一是传统友谊深厚。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国友好源远流长,交流互鉴亘古至今。中印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史长达2000多年。2014年9月访印期间,习近平主席举例谈起中印文化的相通之处:“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存互鉴,共同构建了东方文明的基石。唐玄奘、泰戈尔、柯棣华被称为中印友谊的代表。对彼此文化传统的了解与认同是中印民众间无形而强大的精神连接,构筑了中印友好的坚实民意基础。

  二是发展道路相鉴。中印历史遭遇相似,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同处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印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外来干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印都主张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福塔莱萨同莫迪总理初次会面时曾说,中印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最珍惜的就是和平与发展,两国的理想和目标息息相通。

  三是发展利益相容。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金奈会晤中对莫迪总理表示,中方希望自己发展得好,也希望印度发展得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两国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和共同点日益增多。习近平主席曾引用邓小平的话说,“只有中印都发展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也曾说,“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印在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实现亚洲繁荣振兴方面拥有共同利益,理应携手合作。中印合作也将为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东方智慧和东方力量。

  四是人文交流广泛。中印在数千年的人文交流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成为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佳话。当前,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印人文交流蔚然成风,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与莫迪总理共同启动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武汉会晤时达成建立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共识,迄今已举行两次会议,在文化交流与文物保护、教育合作与语言教学等多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人文交流机制化的“加分效应”逐年凸显,为两国民众增进了解、传递友谊、凝聚共识搭建了平台,为形成中印27亿人民的大交流、大合作,实现“龙象共舞”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环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良好的民意基础符合中印两国的长远利益。针对目前中印边境局势,两国均有必要稳定国内民意,为外交行动留出空间和余地。两国民众亦有必要保持客观、冷静和理性,避免两国民意对立加剧局势紧张。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