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资讯动态 > 正文
千年古韵,尽在儋州峨蔓
更新时间2020-12-19 19:23:25      搜狐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如果未曾到过峨蔓,又怎么能说去过儋州呢?火山海岸红黑相呼应的巍峨壮丽,盐田那一望无际的黑色火山石,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娥蔓古盐田

坐标,海南儋州北部峨蔓镇,横卧一条蜿蜒五公里长的黑色火山岩海岸,海岸旁有三个古村庄:细沙村,盐丁村,灵返村,一千两百多年来,三个村庄的盐田被保护完整,是古代制盐业的“活化石”。

这个千年古郡是较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生产地点,留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盐场,几经沧海桑田,仍古韵犹存,历久弥新,村落的古宅、村路及围墙,多数是用黑石砌筑而成的。沿着两边种满红树林的古盐道便可漫步到海边,黝黑的火山岩形态各异堆砌在一起,与远处的海天交接,蔚为壮观,这是时光留下的礼物。

踩着大小不均、高低不平的火山岩,村民们也能如履平地,健步如飞,而初到此处的我只能磕磕绊绊,缓慢前行,顺笔架岭向东北海方向可以远眺风车和灯塔,那里有儋州八景之一的“龙门激浪”,勤劳智慧的先民,利用海水的潮涨潮落,发明了“刮泥淋卤,晒海水为盐”的技艺,这项技艺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消逝,而是成为海南非遗传统工艺之一,传承至今。

在这里,随处可见星罗棋布的盐槽,有墨砚式的,更多的是棋盘样式的,这是大海生生不息的印记,也是村庄永不褪色的历史符号,其中还有一间间用来存放盐巴的小石屋,这些由火山熔岩凝固而成的玄武岩打磨砌就的小房子,或孤立一隅,或三五成排,仙人掌,红树林、还有不知名的野草深深的扎根于这片盐碱地,给这片土地带来生机,也给这黝黑增添了一抹俏皮的色彩。

在盐丁村盐田通往灵返村盐田的一条黑石盐道的尽头,有一座用黑石垒起的石山,长久以来村民每添一丁就在那里放置一块石头,以求海天保佑。

细沙古灯塔

坐标,峨蔓镇细沙村海边,这座守望盐田的古灯塔是海边的一道奇观,古时交通不便,靠海上运输,为了运输安全,灯塔应运而生,在茫茫的大海上,它成了渔民的守护灯,灯塔的基座呈圆柱形,上半部分像是燃烧的火焰,下半部分是葫芦形状,远远望去,像古代的照明灯,历经千百年来的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岿然挺立于惊涛骇浪中,为渔民保驾护航。

就是这座古老的小灯塔,穿越时光的洪流,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村民们。

细沙村敬字塔

如果不是歌咏老师的介绍,我会错过这座不起眼的古塔,相传,细沙村自古尊师重教,而这座建于清代的敬字塔,就是他们对教育的一种精神寄托。

塔高6.2米,塔身刻有精致的梅菊竹、麒麟图等图案,这是对文化教育的崇尚。据说,在古代,这里的学童们用过的字纸都不能随便乱扔,要收集起来,待到八月初八才拿到附近村边的敬字塔一起烧掉,护佑焚字者能够高中。

儋州敬字塔是“全国现存敬字塔之最”,见证了古代海南文化教育史上的辉煌,当过往的荣耀与痕迹都被岁月流放,只有古塔静坐一旁,低声说,我不会忘。

图文/陶然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