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题|省内|热线
时评|外媒|人物|网摘
视频|健康|网宣|公益|信息
足球|美食|农村|教育|公告
朝鲜族
长白山
2017-12-26 10:30:18 星期二
数字晨报 | 广告 | 好运传媒
首页>名企名牌 > 正文
成都高新区: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更新时间2021-10-25 13:37:02      搜狐网
市民热线,我想说。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开启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10月19日—21日,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近30位院士、300余位重磅专家、1000余名专家学者、近20家世界500强跨国药企、50余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齐聚一堂,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人民健康”主题,深入探讨生物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趋势,共谋生物产业发展。

会议期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2020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也同步揭晓。其中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4,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现场

 

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发布,成都高新区连续跻身全国前列

 

自2013年以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已开展7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与分析,持续关注我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在最新发布的“2020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分为“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及“园区单项竞争力排名”,单项竞争力又分为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及合作竞争力5个方面。其中,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排名第4,仅次于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单项竞争力排名中,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一级指标均排名第3。

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开幕式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在近年的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评比中,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今年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是2019年首届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成都举办后,时隔一年该大会再次落地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为何如此瞩目?这源于成都高新区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的突飞猛进。

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产业规模,区内聚集了赛诺菲、吉利德、美敦力、阿斯利康、赛默飞、艾尔建、波士顿科学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吸引了7个诺奖团队和100余个国家级团队,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一类新药品种48个,生物产业规模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速。

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在成都高新区举办,也给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今年6月,欧林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在董事长樊绍文看来,此次大会提供了一个与院士等行业顶尖专家沟通交流的宝贵平台,为企业未来选择项目的发展定位指明了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詹启敏表示,生物医药技术是当前我国科技战略的重点,成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着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拥有华西医院牵头的临床医疗等优势,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布局又给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此次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的召开,将有望成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提速的“助推器”。

 

探索服务创新模式,成都高新区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成都高新区能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生物医药园区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除了抓住产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布局的机遇,更为重要是成都高新区构建了成果转化创新策源能力,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经验做法。

“我们充分融合高校创新策源能力、临床资源和成都高新区产业承载优势,瞄准从0到1的原始创新,形成四川大学创新策源、前沿医学中心孵化转化、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化‘三位一体、功能互补’的产业逻辑,推动PI(科学家团队)—IP(创新成果)—IPO(企业上市)的成果转化。”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沿医学中心为例,为更好发挥这个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共建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用”创新极核的力量,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共建、共管、共享、共服务”校地合作模式:“政府建载体、川大引项目”的共建模式,“工作同协调、项目共把关”的共管模式,“成果转股权、支持换期权”的共享模式,“知识变产品、教授做股东”的共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

 

截至目前,前沿医学中心已导入华西医学大数据中心等37个高水平研发项目,12个川大教授转化项目,世界500强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等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吸引2名院士级人才,8名国家级人才,实际入驻技术性人才近2000名。

由成都高新区与双流区合作共建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五年前,这里还是传统的农村模样,如今,它既是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通过产业集聚与配套完善,正成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的“沃土”。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据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上,天府国际生物城严格按照“人城产”逻辑,以“三个三分之一”理念合理布局生活、生态、生产空间,创造了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人才与企业汇聚。此外,园区还大力推进专业化的技术平台在此落地。

2017年6月,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三方签署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框架协议,明确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依托,共同建设试点示范基地。四年多来,这一试点示范基地的一期建设顺利完成,已突破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等在内的29项关键技术,累计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879项。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新药研发投入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等痛点,成都高新区还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构建了生物医药投融资合作平台“生物医药基金朋友圈”,已聚集超50家专业基金和近100名投资人。同时,结合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轻资产、无收入、重研发等特征,率先推出了“Bio品种贷”“Bio入园贷”“Bio人才贷”“Bio融资贷”等系列信贷产品,累计推动全国股权投资机构为全区医药企业提供近50亿元融资。

 

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支撑力,成都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企业从零起步到11年后实现上市,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来自成都高新区信贷资金、新药研发、辅助IPO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欧林生物董事长樊绍文表示,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成都高新区大力推动上下游企业的不断汇聚与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这让企业成长获益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成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先后出台《关于构建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生物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成型成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

今年9月底,世界500强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启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最终选择在成都高新区落户中国西部总部,看中的是这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服务能力,持续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要素保障和配套支持。”

阿斯利康中国西部总部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启用

 

在不断完善生物产业生态圈的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被赋予了“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全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主阵地。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成都高新区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生物产业体系为目标,正加快打造“药物及医疗器械国际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全球生产中心”“四川成都国际医学中心”“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

今年初,成都高新区启动“岷山行动”计划,主要围绕打造核心技术裂变能力,以招引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突破,助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6月举行的“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揭榜暨第二批需求榜单发布会上,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成都岷山华西医疗手术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等2个医药健康领域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项目,获得成都高新区支持金额超1亿元,将助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也体现了成都高新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决心。

成都高新区“岷山行动”计划首批项目揭榜暨第二批需求榜单发布会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以举办2021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为契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保持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第一梯队的良好态势,瞄准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精准医疗、GCP、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阅读 ( )
分享到: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所刊登的本网站原创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版权均为延边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所有,未经协议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延边新闻网Wap版、官方微博
新闻推荐
 
新华社长篇通讯:再塑党的
阅读(2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40) 佚名
 
吉林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
阅读(61) 佚名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
阅读(54) 佚名
 
习近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
阅读(62) 佚名
广告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动态|网站招聘|公益活动|联系我们|网站导航|网站荣誉|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 2017 Yb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